師大夜市 社區美學與場所精神交鋒 李素馨(師大地理系教授)

來源:中國時報,師大夜市 社區美學與場所精神交鋒

 


     近來師大商圈因快速擴張發展,伴隨而來土地使用與營業行為的競合,住民與商家的衝突,有其背後社會深層的結構性問題,而造成社會民眾的衝突,也顯示須對生活景觀品質價值有更多的對話與溝通。

     「師大夜市」原是一處因應學校學生需求而生的攤販市集,位在文化底蘊深厚的「溫羅汀」、「師大文教區」,且鄰近師大語言中心,加上在地居 民文化背景,逐漸聚集簡餐店、藝文咖啡店、異國美食、服飾精品店,演變成繁華商圈。而近年來,媒體大量曝光,使得師大夜市成為新興觀光景點,各式各樣的複 合式餐飲、服飾百貨商家搶進狹窄巷弄裡展店,引發居民與業者在經濟、文化與社會的種種衝突現象。


     空間經濟呈現「商業仕紳化」現象,使得店家型態逐漸脫離鄰里性服務機能。事實上師大地區在房仲業者與媒體之聯手操縱下,成為快速飆升的地 價資本市場。如師大自助餐店面以一.一五億元賣出、政大書局店面以一.七億元賣出、燈籠滷味以法拍脫標價每坪五○六萬售出;地租不斷上漲將原來店家驅離, 舊有的傳統、低租金的零售業、平價自助餐,如「左撇子」、「Tea shop」、「臭臉便當」,甚至原來個性小店或人文咖啡店,因無法負擔昂貴的房租,紛紛搬離師大商圈較遠的相對邊陲地帶,而被簡餐店、餐飲店、服飾店及精 品店所取代。

     師大路兩側也由資本龐大的連鎖企業入侵,可看出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為求資本最大化,將傳統服務學校、社區鄰里之業種,轉化為服務外來觀光 客、遊客之高消費業種的力量。該區商店型態的改變,也間接影響了周邊居民和學生的日常生活,學生只能花更多的錢解決三餐或者花更多時間走更多的路到泰順街 或浦城街上的小攤子或便當店買飯吃。另外居民不平的是,一樓店租提升,但二、三樓以上卻因居住品質惡化,租金反而下跌。


     師大夜市已逐漸失去特色,成為「師大五分埔」。師大地區原有豐富之文化資產,殷海光故居、梁實秋故居、瑠公圳舊圳路、總督府山林宿舍、青 田街日式宿舍群、紫藤廬、和師大校內多處古蹟等等,環繞這些歷史建物、古蹟的書店、字畫店、藝文咖啡店一一搬離、消失,「文教區變成商業區」、「充滿書卷 味轉為銅臭味」,不僅居民、師大師生,連遊客也顯示對師大夜市沒有認同感。

     過度商業化所帶來的觀光衝擊,使得居民與業者遊客間,由陶醉階段而逐漸進入冷漠、甚至厭煩、敵對,目前師大地區居民與業者顯然就是處於敵 對的階段。然而由師大里民自救會「還我優質師大生活圈」,及部分地區居民、業者在尋求懷舊、在地的場所精神,繪製師大「老店地圖」,追憶師大已消逝或正消逝中的老店、老情感,顯示居民並非要趕走所有業者,反而要尋求如何再現人文素養的生活景觀,因此政府之執法也面臨多方的質疑與挑戰。


     夜市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庶民文化空間,是因應民眾生活而自然發展出來,其呈現的是在地居民與該環境場域互動的文化景觀,也是日常生活地 景。然而在房仲資本炒作、媒體渲染、政府過度的觀光宣傳下,產生經濟資本的競逐,使得一些不適於住宅區之業種,也深入住宅區,影響生活品質。此顯示民眾對 不同土地分區景觀規範的漠視,在台灣我們普遍看見生活環境中呈現擠、髒、亂、醜之面貌,社區美學與場所精神需要彼此的尊重、學習與規範。

     依據美國《富比世》剛公布全球最富有國家與地區的排名,台灣「購買力評價」排名第廿一,超越歐洲的英國、日本、法國、南韓等國,惟台灣整體生活環境品質仍未能相應提升。營建署所擬定之《景觀法(草案)》,和環保署所擬定的《環境整潔及美質促進法(草案)》,對落實土地使用分區管制、都市設計審查、廣告物管理、違章拆除、環境清潔、環境衛生、整齊維護等都有規範之重點,期能與國土計畫、海岸法、溼地法一併盡速過關,以落實馬總統重視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宣言。

 

 

 

 


 

(備註:還我優質師大生活圈與師大三里里民自救會雖皆為住民本位立場,然,兩者毫無關聯。)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daA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