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亂巷危弄 何來文化? 陳昭瑛(台大中文系教授、古風里里民)

來源:2012-3-23,自由時報

 

師大社區居民是住民意識高而又溫柔敦厚的一群,長期忍受著市府 粗糙粗暴、由上而下的社區營造。三年來經驗著一連串的驚嚇,如某一日打開報紙,發現社區被改名了,什麼南村落、康青龍不一而足;再一日半夜三點驚醒,原來 樓下的違法夜店還在營業;又一日發現防火巷變成了服飾店,隔壁竟為了開店打掉樑柱,成了危樓;緊接著白天看到小學生駐足情趣商店門口,晚上看見黑衣人向服 飾攤收取保護費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
事到如今,還有文人在胡謅巷弄文化,甚至說沒有巷弄文化,台北還有甚麼。若然,在這些文人喜歡的商店出現 之前,台北是沒有文化的?此說真是愧對先人。請郝市長溫習一下《論語》中「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聲」和「顏回居陋巷」的段落。巷弄文化是弦歌不輟,不是酒客 喧嘩;有顏回居住的巷弄,即使簡陋,沒有歐式裝潢,也是有文化的。換言之,巷弄文化的精神不在於店,而是在於人,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為商業利益不顧鄰 居、遊客性命安危的商家,連公民道德、商業倫理都不及格,與文化何干?文化不是城市的櫥窗,而是城市的底蘊;文化不是文人的專利品,而是庶民的生活積累。 於漫長時間中在地生發的,才是真文化,於短期間從外部挾行政資源、媒體優勢而強行植入的是殖民者的文化。兩次居民公聽會中,陳副市長仍念念不忘為少數藝文 人士圓夢,殊不知這些外來者對本區的文化想像正是亂源之一。


現在,市長又「責成文化局邀請學者專家進駐師大社區,啟動社區營造工程」,聽在愛好自然美的居民耳中,感到猶如被綁上整型手術台般的毛骨悚然。如今置入性行銷的巷弄文化夢魘未醒,可憐的居民又將再一次被「營造」。這一次,市府的社區營造工程師還能如入無人之境嗎?

 

 

 

 

 3/24補充:自由時報上讀者評論

4 不媚俗的巷弄文化論述
發言人:CTS 2012-03-23 15:56:52
終於有一篇直指核心、不媚俗的巷弄文化論述了!那些把裝潢弄得美美的咖啡屋,最好開在小巷的老屋裡,養幾隻貓,就被美化為巷弄文化;號稱藝文的人士在裡面讀寫喝咖啡,就會聯想起法國南部的陽光之類的,好造作。
3 好文章
發言人:rednet 2012-03-23 11:54:42
自由廣場裡少見的有深度的文章,值得鼓勵。
2 to beautify the ugliness
發言人:mjlee 2012-03-23 11:21:07
is Chinese culture. lanes and terraces in Taiwan are crowded and filthy. Virtual culture is an illusion.
1 小事件是「照妖鏡」
發言人:LLL 2012-03-23 09:13:50
記得高中時,常在師大「僑教館」一帶的龍泉街住宿,那是1976年的春天,寂靜安寧得巷弄里,翻修過的日式平房,早晨的和煦陽光,閃亮自在的 灑在寬廣的和平東路上,一夜好眠後和同學走出巷弄,穿過騎樓下裱畫店的門口,寧靜愉快的舒爽慢步行走的感覺,那時覺得住在這裡真好,如今,這裡的巷弄成為 營生的場所,一切都因學生的本質改變,玩樂取代學術,大學的功能喪失,然後,經濟體系失衡,小資攤商文化為基礎的店面經營成為經濟主流,把師大遷走,再請 這些不是住在這裡,沒店面可出租的專家學者來此類店家樓上住上 1年,天天不缺席,專住2,3樓層,他(她)老大受得了噪音,油煙,老鼠,蟑螂等的肆虐再來說巷弄文化吧,XXX的廈X久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daA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