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來源:北區國際光點計劃)
師大怎麼了--老店未死,是被排擠。 Jaide Bai
我這一代的台北人生於台灣經濟與房地產起飛的時代,成長過程裡(不對,從高中以後),身邊盡是家境富裕的台北子弟,那些人多數住在台北的中部以北、東部。而台北的南部呢?
不同於那些隨經濟發展而富的家庭,師大的房價在大安區始終偏低,除了里內眾多教職宿舍,也不乏國民住宅,照老一輩的說法,師大過去的房價才符合公平正義,治安也是北市最佳的地帶之一;我們這些「南部人」以都市之肺為傲,居民要求公園、綠地,重視教育,師大這裡的中小學密度恐怕足以稱為台灣之冠,不只如此,師大最特殊之處,就是居住此間的在地人以女性居多,我們的性別比是86,遠低於台灣性別平均99.6,以性別人口來看,師大的男性數量,恐怕是全台灣最低的地區之一,最多在地男人出沒的時候,就是圾垃車來的時候;台北之南原是城市的桃花源。
(至少,女人住得很舒服。)
我這一代的台北人也生於台灣現代化的起點,對於變化和速度,我們(被要求)習以為常。
主流價值灌輸我們變遷等於進步,而進步,就是城市追求的目標。
卻很少人質疑「進步」這個虛幻的名詞--尤其,在台灣「進步」往往與西化、科學理性、資本主義掛在一起,總是呈現不自然的直線發展。
這種不自然且帶著父系思維的進步模式,在師大,被溫柔的轉化了。
巷裡帶著綠意流動,我們的生活節奏緩慢;耳邊聽見的是哪間小公寓傳出的琴聲;當然,偶爾有哭鬧著不肯上學的孩子,拉著爸爸使性子;你說,替人帶孩子要考執照的,但我們就是托給保母鄰居帶大的,現在巷子裡也還有幾對退休的老夫妻替人照料孩子;師大附幼招生時師大路上滿滿的父母,誰家的孩子運氣好呢?再不,還有寶血和新民附幼啊;巷子裡的服飾店專賣印度品牌ANOKHI,十幾年前一條絲巾1880,龍泉街尾端最早的服飾店是從法國飄洋來的,東區都找不到這麼歐的;文藝腔濃厚的ROMIS、画兒和關西味的NOTTING HILL都算是晚近的店了;台灣剛開始流行生機飲食的時候,巷子裡就能冒出二~三家有機超商;榕樹下的雜貨店雖被連鎖超商取代,周遭卻仍維持著三家傳統藥鋪的生態;我們的生活與店家總是密切結合,即便到現在,中西美食依然是在地家庭打牙祭的選擇;他們現在說師大是新興商圈,但,有看過哪個新興商圈,十分鐘腳程內就有兩個傳統市場嗎?
十幾二十年前,龍泉街那家上遍報紙的沙茶牛肉炒米粉(燴飯)收起來了,鄰里老客紛紛向罹病的老闆致上哀悼之意,過了幾年也還有人向老闆娘探詢是否願意傳授技藝,一代美食就止於一代吧,何嘗不顯得記憶分外珍貴;
也有老店撐到了最後,五、六年前師大地標大碗公無聲無息地倒了,我們無限惋惜,畢竟他真的變難吃又不衛生了,何不讓他慢慢淡去;
客拉客牛排倒了,巷子裡最後那家寶島鐵板燒倒了,我沒感覺,不,有點煩惱少了家九點以後可以進食的空間,要知道,過去的師大,多數的餐廳只供食到八點;
有些人認為翡翠牛肉麵在2008年決定把房子隔成小間租出去當路邊攤、服飾店,代表師大的敗壞--從供應地方生活日常用品,轉變為對土地過度濫用的商業行為;
(翡翠牛肉麵原址,現被隔為數家服飾店。嗯,如果牆面門口算是店。)
我卻以為不能忽略在地十餘年的中式藝品店生活提案三,在2009年五月成為隔成小小間類似五分埔的平價成衣店;
八大美術社從巷子裡,搬到邊緣去,不多久米倉也從巷內移去當她的鄰居(2009年六月左右),這是開始商業化後,老店隨之後遷的起點。
隨後,老店遭到排擠的情況越趨猛烈,被視為是師大特色的手工冰淇淋搖滾牛,於2010年年初被高房租逼退,原址當街叫賣起公館也有的平價女裝兩件五百;
2010年8月學生愛的平價快炒永康左撇子移往政大,替手同樣是平價女裝;
引起外界注意的是,長居在地的政大書城在2010年10月結束,原店以一億七千萬的高價售出,隨後召入國際連鎖咖啡集團星巴克;
同一時間,在地文藝服飾店代表ROMIS的分店POST面臨房租調漲,決定歇業,替手的是兩間成熟性感的韓貨店;
2011年1月,德式家常小館日耳曼小鎮也被服飾店取代,遷址東區;
2011年2月,深受小品藝文界喜愛的步調咖啡,難以承受房租連三漲,外移至復興南路,現址隔為兩間服飾店,並佔用法定空位,直接接臨巷道,空間配置上與當初留下車位空間的步調咖啡大為不同;
2011年,師大路上唯一一家水果行(兼賣臭豆腐)在夏季(隱約記得是六月份)被全台擁有十四家連鎖店的破銅爛鐵銀飾店取代,
同一時間,和平東路與龍泉街口的公車站牌「師大一」默默被台北市政府變更為「師大夜市」,為十月居民的抗議埋下伏筆。
接著,九月底,在地知名的宜蘭養生臭豆腐一吃獨秀(綠色臭豆腐)不堪租價壓力搬至公館,同址被隔為服飾店;
2011年10月,足以代表師大優雅與樸實性格的布拉格咖啡,在營業十餘年後,遷移至溫州街,現址成了平價服飾店,改掛發亮燈管。
諷刺的是,布拉格咖啡正是強調賺生活的文化觀光計畫--北區國際光點計畫中的師大老店。
(資料來源:北區國際光點計劃)
而今,老店無力在師大賺生活,對照觀光局筆下宣傳的師大傳統文教居民的街廓和life style,我們總在幻想觀光局好好收拾文化觀光卻造成商業入侵的殘局。
差不多布拉格搬走前後,師大老字號冰果店霖園,也搖身變成服飾店;
2011年十二月,師大巷中最後一家果汁店,許多人早餐最愛--水果大町,後移至溫州社區。
取代水果大町的ROPAS服飾店在師大巷弄內至少有兩家分店。
備受歡迎的老店原是招攬觀光客的地方特色,卻也成為炒作下的犧牲品,儼然是to be or not to be的現實荒謬劇。
頂著老店吸客能量的大批服飾零售業則以產業發展的方式,群起湧入,替代這些外移老店的位置,這批服飾店象徵高度商業化、同質性高、節奏快速、汰換率高、高回報率,對土地的消耗特別劇烈,因此,師大的巷道成了招牌林立、衣服群起掛牆,觀光客選購成衣的消費空間。
(人群佔據巷道,進行消費活動。)
巷弄的流動性消失了,生活變成商業的一部分,文化剩下觀光,老店只是觀光局文宣上,來不及刪除的悲劇,居民自嘲成為觀光災害下的難民。
喔,公園裡的樹木還帶著前晚數百名觀光客留下的三手菸味,我想,隔不了多久,工務局就會認為公園裡給孩子們的遊樂器太多,不如換成公共廁所。
說到這,又難過的不知該說些什麼。
眼下,代表著師大平實雅緻的堤香,據聞將在本月底結束營業,內情是仲介成功遊說房東調漲房價。
又傳出,多鬆也將在1/19退場。(雖說多鬆牆壁都有菸垢...XD)
景氣好的時候,當然可以理解龍泉鴨莊變得不好吃又找不到接班人而歇業(後來變成漫畫店嗎?);卻不懂為什麼現在景氣低迷,房租卻能節節攀升,還能逼走人氣老店,早期踏實的老店不僅賺不到生活,現在還賠了居民的生活,害我家變成夜市。
是啊,台北的南部人一向對自由市場的操作邏輯不夠瞭解,只記得郝龍斌承諾台北一個健康城市,而師大不僅健康急速衰壞,成了二手菸地獄,噪音、垃圾一律不缺,治安敗壞,阻塞的巷道,成為公安隱憂,而郝龍斌指派主持師大問題專案的陳雄文,不僅是辦花博「有功」的產經專家、產發局局長,還在媒體上誇言現存於師大的「產業」的重要性--產業是什麼?可以吃嗎?
失去健康和安全的城市,是台北城的進步嗎?城市淪為夜市,難道就是台灣政府許諾人民的未來嗎?
台北市政府欠這塊土地一個合理的交代。
P.S.本想插嘴說,師大居民發起的保衛家園,實是媽媽們的護家行動--發起的里,里長是三里唯一、剛選上的女性里長;發起的居民是一群古道熱腸的媽媽,談的寧靜、安全、衛生、環保、教育、綠化...每一樣都被認為是女人的範疇,而家,毫無疑問是女人的地盤。(一般見識。)
可惜,現在好不容易發展出地方意識的頭,誰知道居民自救會不僅由男人主導,還用男人的方式運作,發布的訊息備受質疑,訴求模糊,欠缺協商、集結動員的能力,內部只有單向溝通、組織極度集權,兩個半月以來,內部針對地方情況和策略毫無討論,三里綁在一起,導致某些里的需求遭到排斥,嗯,正對這種莫名其妙的發展十分不滿。
延伸閱讀: 書卷氣變銅臭味 師大社區宣告死亡!
(一個在地老居民在公聽會後的吶喊,在那個時代,書店和美術社是師大一帶鮮明的店種。)
2012/1/13補充:
未料文章轉發的速度這麼快,底下的留言大致上快速看了一下,(嗯,是看不完XD)有些來互相取暖的(謝謝你們!),提到很關鍵的盲點(請快去敲醒自救會!),也有些是目前製造店/家對立常見的操作手法,許多不是這篇在地觀察的主軸,當然很想一個個回,但真的很需要睡覺了。
一,文的背後有其生產的脈絡,師大巷中(至少龍泉里的段落)早期當然有些許小店,形構「傳統文教居民生活街區」(請見:觀光局的北區國際光點計劃)。生活不能沒有店,卻不等於生活需要商業化經營,近兩年師大巷弄的變化,不只商店街在空間上的擴張,而是「質」的變化,這個發展表面上是經濟的繁榮,然內部的操作卻極不正常,並造成老店與在地居民同遭驅除、外移的現象。熟悉脈絡者,大概知道這文回應:
1.師大發展脈絡與特殊性,實與在地文化與生活節奏息息相關,也因而成為觀光局販售的觀光商品;
2.觀光造成的大規模大眾觀光與商業化,破壞原有的地方風情,植入不屬於地方的商業行為以及相對應的環境破壞;
3.商家組成的商圈發展促進會對外談商家要生存,卻忽略新移入的商業經營模式與租價炒作,導致老店難以生存;另一方面,新店家淘汰率很高,之前在談分店問題時,曾他文提及:([觀察]師大正成為全台連鎖分店的殖民地)(裡面未點明師大這兩~四年的發展,產生幾股新進的外來勢力運作。)
4.性別部分有幾個軸向,姑且不提自救會(確有一批對目前自救會的封閉的打法產生不滿),以何謂城市的進步、發展來看,市府頻提產業、147億來強化師大外來商家的價值,卻忽略文化觀光建立在文化上,任由商業破壞地方風貌,成為極度粗糙且暴力的災害,不僅毀壞師大一帶長期孕育出的風格,也讓城市失去多元性。([民聲]147億之謎。)
5.目前巷內的兩股論述,一邊是居民的回歸居住本位、恢復在地風貌、延續地方文化;另外一方是商圈與市府主張的產業發展,有助經濟繁榮,城市進步。
此外,也回應師大學生范綱皓立報上的投書:http://shidaarea.pixnet.net/blog/post/6120314
師大學生范綱皓的投書中,挪用西方對公共議題以及島內南北觀的一般見識,將師大居民描述為:「台北人、中產階級、男性」。
二,部落格的立場,刊頭和內文皆有提及真實的在地聲音,並歡迎投稿等字樣,此事牽涉的身分位置複雜,一開始就認為多元有其必要。
會看見自救會的文章,也會看見反自救會作法的文字,這是多元社會,多元聲音的體現。
現階段目前blog內的文章,有多個來源,有建管處會議記錄、公開會議的紀錄、師大學生針對此事的討論、自救會(主要來源,包括訊息的傳播和其他)、幾個在地媽媽,和我,除了這篇,每篇文章都有註明來源,這...刊頭和內文要看啊。XD
三,另外,現在檯面上店/家形成一種對立的氣氛,也有人利用島內慣用的那些意識形態模糊焦點,只不過,檯面上的這些(包括自救會)根本打不進去,製造店/家打混戰的真正的功能只是掩護檯面下那些有票進場玩、且實際獲利的。
哎,說到底還是希望更多人關心此事,越多人參與,越有機會打進核心。
四,其他,大概建立一下切入點:
居民自救會第一次的大規模抗議,可見苦勞網當時在2011/10/26公聽會後的報導:師大夜市擾民 都發局承諾改善 居民反嗆:違法商家就該退出!
這場抗議是居民展現捍衛居住環境的決心,我要先提醒,當時這場公聽會的操盤者是議員辦公室,他們的想法是要找一個可以施力的點,讓市府進場。這場公聽會同時掀開地方四年來不滿的情緒,但不等於這場公聽會所有的訴求(操作),可以描述或代表地方的心聲。該新聞約略寫出地方對龍泉里辦四~五年來的質疑,可以打一個底。底下還有該里里長對2011年6月將公車站牌改為師大夜市的說法,另外還有一些到現在都還在吵的盲點,也可一併服用。
師大夜市的正當性是爭執的焦點之一,除苦勞網上里長與居民的討論,也可參考:
1.韓良露準備在師大發展南村落時曾寫:「事實上,當我三十多年前住在離師大不遠的臨沂街時(我住了十五年),當時並未有師大商圈這樣約定俗成的名字,這一帶除了龍泉夜市外並不熱鬧,我記得大家提到這裡都叫龍泉夜市,但隨著商圈擴大,就慢慢出現師大商圈以及師大夜市的名字。」
原文:2007/09/01 中國時報,大城市小村落──「南村落」風波之我見
(韓的南村命名風波,卻也造成當時多半只在媒體出現的「師大商圈」一詞被大規模傳播。)
2.1999年,台電大樓捷運站開通,當時的地圖,雖有龍泉市場(龍泉街尾端的傳統市場),但在龍泉街前端,從未標記龍泉夜市或者師大夜市。直到2011年12月,台電大樓捷運站才在地圖上加上了師大夜市。
3.最鄰近的公車站牌叫作師大、師大一,直到2011年6月,才在某里辦的促成下,塗銷原站名,變造為師大夜市,同時遭到居民的強烈抗議。
在上述三例中,點出市府操作觀光時,使用的命名暴力,在師大,居民反對更改站名,是對地方記憶的捍衛,而地方正名的動作,則是地方意識產生的契機。
4.台北市商業處於2008年開始作北市優質商圈評鑑,當時未見師大入列,直至2010年才見師大商圈入選字樣。
5.商業處輔導下,2011年4月成立師大商圈發展促進會,至同年10月前會員數為57。
6.2010年12月,交通部觀光局與南村落推出北區國際光點計劃,推出康青龍冬至旅人生活節。
7.網路媒體報導:「雖然稱為師大夜市,但商家普遍認為不是夜市,由於消費族群大都固定(師大學生、附近學校的學生、附近居民、上班族以及外國人等等),不像其他的觀光夜市較有人口的流動,加上東西豐富多元,且具有異國的風情,因此比較像是個吃喝玩樂的小寶山。」(大台灣旅遊網)
另附自救會版本:[觀察]是誰毀我家園? - 淺談師大住宅區近兩年居住狀況急遽惡化。
以上是脫離文章的補充,望談師大或者未來發展時,不妨嘗試進入地方。
嗯,其他延伸出來的題目都太大了,似乎可以寫本論文了。
為了讓在地人的聲音能傳達至外界,歡迎在地居民、 商家或者在師大一帶生活的朋友,利用這個部落格表達自己的觀察。
留言列表